每次视察新疆,在每次重要的讲话中,王震总是勉励汉族同志要热爱边疆,把新疆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讲话中,他还经常引用左宗棠驻守新疆时同乡赠左公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以鼓励大家在祖国西北边陲建功立业。他还多次与汉族干部职工座谈,殷切希望他们在边疆做爷爷当奶奶,并教育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扎根边疆,与各族人民一道,把祖国的边疆建设得更加美好。
除此之外,他还大声疾呼有关部门和报刊、电台、电视台大力宣传安心边疆作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扎根边疆志不移的先进典型。1982年10月间,王震看到《光明日报》刊载的新疆大学副教授夏熙提出的报纸应加强对默默无闻在祖国边陲连续奉献多年的“老边疆”进行褒奖的建议,便当即亲自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信。信中说:“我极赞成在新疆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子子孙孙定居边疆,以实际行动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实边政策,有如移民实边、屯垦戍边,援助和团结边疆各民族群众,共同建设和繁荣边疆。中华民族古代先人中,诸多学士、军人、巾帼英雄与边疆中华各兄弟民族结识交往,结姻联亲,这种可歌事迹见之史书,闻之民间传奇,观之戏剧者凡多。我愚不能文,特请贵报报道歌颂‘实边’、‘戍边’的爱国主义者。”接到王震的来信,《光明日报》遂加强了这方面的宣传报道。1982年12月底,王震看到共青团第11次全国代表大会一期简报中刊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副书记曹国琴热爱边疆的简要事迹:曹国琴原是上海复旦中学的学生会主席,1963年,她和31名同学放弃了留在繁华上海和考大学的机会,主动申请到塔里木军垦。1980年前后,很多人要求返城时,曹国琴坚定地说:“我不后悔,永远也不后悔,因为我们走过的这条路并没有错。我们离不开新疆,新疆也需要我们。正是边疆的艰苦环境磨炼了我们的意志,看到新疆逐步繁荣起来,我们这些老知青都非常高兴,因为这繁荣中也有我们一份辛勤的汗水。”曹国琴还多次表示“愿将忠骨埋天山”。王震看后,十分高兴。他指示秘书打电话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议要好好宣传这一典型,大力提倡“好儿女志在四方”的精神。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