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欧关系60年的发展历程中,观念因素的作用贯穿在中国与欧洲各国及欧盟的所有关系中,而且随着世界格局和双方位势的变化,一直处在不断变动的过程中。
新中国的外交理念中有两种以一贯之的特性,第一是坚定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这些问题上不做交易;第二是希望在国际上“广交朋友”,为本国的建设与发展服务。正是这种理性务实的世界观与国际观,构成了新中国外交决策的观念基础。
欧洲国家在外交理念方面存在很多差别,但在与中欧关系有关的方面有三种共性。第一是在与非西方国家交往的时候存在程度不等、形式不同的优越感。经常按照自己的标准对别国内政指手画脚,甚至实施干预和制裁。第二,“多边主义”国际关系模式对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多数西欧国家都反对单边主义,希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第三,欧洲国家的危机意识历来很强。全球化时代,欧洲人焦虑的核心是其“生活方式”的可持续性问题。中欧关系就是这样两个特性差异很大的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的碰撞乃至冲突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从观念层面上说,中欧关系未来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双方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这种尊重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对伙伴关系给予高度重视,将其放置在自己国际战略的重要地位;第二,正视双方在观念和利益上的差异,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第三,尊重对方的重大战略关切,共同避免发生严重冲突。只要双方在高政治层面上维护理性务实的氛围,明确“谁也离不开谁”与“和则双赢、斗则两伤”的基本判断,中欧关系就完全有可能成为国际关系中“和而不同”、共谋发展的范例。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