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大使先生,此次中欧峰会将讨论哪些议题?
赛日·安博(以下简称安博):经过中欧双方领导人的同意,在南京举行的领导人会晤将主要有三个议题。第一个议题是回顾和加强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这一伙伴关系的发展截至目前都十分有效,它使得我们不断加深并拓展双边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并在诸如科研、能源、环境、气候变化、宏观经济政策、社会事务、民间交流等方面不断扩大双边合作。但是由于世界经济正处于危机之中,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挑战需要欧盟与中国之间实现更为紧密的伙伴关系。
第二个议题是共同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防止了国际经济体系的崩溃,但是我们还远没有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稳定局面。在此次南京领导人会晤之前,中国负责金融货币事务的相关部门将与欧元区相关事务的负责人(欧洲中央银行的行长、欧元集团主席、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欧盟委员)召开会议,仔细研究如何在这个关键时刻更好地协调双方的宏观经济政策。中欧双方在G20框架中加强协调将有助于改进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战略,并且避免诸如贸易保护主义和金融货币市场波动等因素所引发的负面效应。
最后但也非常重要的议题是,为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做准备。欧盟与中国都认为这次大会的成功至关重要。我们希望中欧领导人会晤将使双方准备得更为充分,共同为大会的成功作出贡献。
记者:备受瞩目的《里斯本条约》已经通过,这对欧盟未来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安博:《里斯本条约》是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主要目标是改革欧盟机构,使欧盟机构更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首先是成员国数量的变化,即从联盟创始之初的6个到今天的27个;第二是联盟职责范围的扩大,即从联盟创始之初的单纯的关税联盟到目前几乎覆盖所有经济和政治领域;第三是全球化以及数量众多的需要欧盟所有成员国采取统一立场和态度的国际事务。
《里斯本条约》将使欧盟的决策更加民主,欧洲议会在立法过程中的权力将增加;同时也使欧盟机构的运作更有效率,以多数票通过的表决机制的适用范围将扩大,例如在对待外资和海外投资方面;领导机构将更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例如我们的最高权力机关欧盟理事会由各国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组成,现在理事会不再由轮值主席主持会议,而是选举了任期为两年半的常任主席。新当选的欧盟理事会主席是范龙佩先生。
最后,外交政策的代表及代表机构将得到巩固并且更加统一。我们的外交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女男爵)将主持欧盟外交部长理事会,履行目前三个职位的职责,即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欧洲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欧盟外交部长理事会主席。欧盟即将建立一个新的对外行动机构支持她的工作。这一机构还将包括目前欧洲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的外交机构,包括像我们这样的驻世界各地的代表团,而且还将增加相当数量的来自成员国的外交官。
记者:欧盟在世界上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安博:我们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没有改变。我们仍然坚信基于联合国宪章及原则的世界秩序。我们拥护有效的多边主义,在平等谈判、共同制定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威信、强有力的多边机构来执行规则,解决世界事务。我们认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包括维护和平与稳定、对抗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和国际犯罪、实施千年发展目标、确保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等,都需要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通力合作。欧盟将全力支持针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全球性解决方式和方法。欧盟在自己的近邻地区,包括地中海国家、中东和俄罗斯,支持稳定、合作与发展,并将不断发展与传统盟友、伙伴以及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等)的关系。
记者:欧洲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为什么一些欧洲人会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种威胁或者充满风险?
安博:欧洲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个非常自然并广受欢迎的现象。中国拥有世界20%的人口和古老的文明。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近几百年在世界上的地位和重要性受到了削弱。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逐步恢复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有一些欧洲人可能害怕中国的崛起,但这并不是主流观点。欧洲现在的主流观点是,欧洲并不惧怕中国的崛起,并且认为这种崛起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繁荣的力量之一。欧盟完全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中国也支持欧盟的一体化。中国的经济、金融和贸易是非常稳定的。欧洲也有雄厚的工业和金融基础,目前出口量世界第一,并有着富有活力的经济社会体制。这些都为紧密战略伙伴关系、团结中欧人民和整个世界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中欧之间如何才能更好地合作?
安博:我们已经建立了对话与合作的良好机制,也就是每年一度的领导人会晤、经贸高层对话、数量越来越多的部门间对话(目前有35个左右)和大量的合作项目(如: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及新的中欧法学院,交换学生项目和青年专家学者的交流,以及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合作项目等等)。
我个人认为《里斯本条约》的生效是一个机遇,将在多方面提升中欧的伙伴关系。我们必须让我们的经贸高层对话更有效地促进贸易和投资。我们要拓宽宏观经济领域对话与磋商的范围,并且提升外交政策战略对话的级别。我们要发展2005年建立的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并使之适应“后哥本哈根”的情况,即扩大合作的规模。最后,中欧人民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
我们已经在旅游业和高等教育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但是我们最好能在文化方面,如电影电视、出版物、音乐、艺术和体育等方面加强合作。欧盟参加了上海世博会,这是欧盟第一次在自己的领土之外参展。其中的信息很明确,我们希望大量的中国观众能更好地了解欧洲,我们支持人民之间的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