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六省一市社科院院长联席会议
11月6日,华东六省一市社科院院长联席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主题为“智库建设与地方社科院体制机制创新”。来自中国社科院、华东六省一市及其他部分省市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围绕培养创新型省情专家、建立各类社科人才的“储备库”、进一步探索建立更具智库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职称晋升体系、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了研讨。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近日,在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7项课题公开招标中,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所《北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凭着多年来对北京市相关研究的经验积累成功中标。目前该课题组正与北京市统计局签署保密协议,并按北京市统计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课题论证,力求使课题研究既充分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又符合中国国情、切合北京实际。
★上海社会科学院
11月11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Phyllis M. Wise教授访问了上海社会科学院。Wise此次来访是为了加强双边关系,交换“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教育和科学合作备忘录”。Wise表示,华盛顿大学愿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平稳、合适的城市化之路。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彭建强研究员主持的《〈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第三方评估报告》近日完成并获得该省人大常委好评,被列为河北省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参考。该报告以独立视角、科学规范的方法,对河北省“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措施的实现和落实情况进行了科学评估,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走势作出了科学判断与预测。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11月10日,韩国驻华大使馆林圣男公使和二等秘书南镇访问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认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前景广阔,特别是黑龙江省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区域,与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的合作潜力巨大,且黑龙江省已步入经济发展的快速上升期,与韩国的合作面临着战略升级的客观要求。林圣男表示要进一步推动韩中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扩大韩国学术机构与黑龙江省社科院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农民创业与园区经济论坛暨安徽省城乡劳动力资源研究会2009年年会于11月11—12日在宿州举行,其间“宿州市劳研会”揭牌成立。与会者认为,建设好农民工创业园区需要进一步探讨用好园区扶持资金、农民创业三年“孵化”期后的后续服务、土地与地方资金配套、园区经济与市场紧密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等五个问题。创业园区建设要与农业产业化、农村企业化、农民城镇化的综合配套改革相结合,积极寻求创办农民创业园的有效经验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径。
★广西社会科学院
近日,由广西社会科学院承办,以“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中国和东南亚”为主题的“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2009”在南宁举行,与会者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有利于推进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而智库战略对话有利于共同探讨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全球环境下推动东南亚和中国向前发展。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11月6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区情调研基地”落户托克托县毡匠营村并举行揭牌仪式。基地旨在对毡匠营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努力开辟观察中国农村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和新视角,为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据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中国百村调查”课题组曾对该村落进行深入调查,完成了《融入草原村落》调研报告。揭示了毡匠营村移民群体迁徙到草原后坎坷的创业历程,并在农耕文化融入草原生态文化系统中逐步形成了新型文化形态特征。
★安徽省社科联
11月7—8日,安徽省社科联和淮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第五届淮河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淮河文化研究应注重从描述性上升到学理性,在传承的基础上注入时代特质,深入挖掘淮河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特征,构建淮河文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使之成为赢得社会承认的基础。打造淮河文化品牌、发展淮河文化产业、促进淮河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是深化淮河文化研究的必然要求。学者们呼吁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和投入,学界要加大研究力度,共同提升淮河文化的影响力。
(以上信息由各地社科院提供,本报记者新兰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