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发展民间外交 补官方外交不足
作者:haowj   日期2009-11-26 15:3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民间外交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外交即官方外交含义的重大突破。我国民间外交的发展,首先应归功于周恩来。在实践上推动民间外交的同时,周恩来对民间外交的概念、身份定位和理论基础都作了阐述。他曾使用过“人民外交”、“国民外交”这样不同的名称,但实际上所指的就是民间外交。他曾阐述道,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不能单靠职业外交家来进行,更多地应该依赖两国人民直接来进行,表明了“人民外交”的非职业性和非政府性,也即“民间性”。他还辩证地认为,外交是通过国家和国家的关系这个形式来进行的,但落脚点还是在影响和争取人民。这种辩证的认知,正是周恩来关于“人民外交”或“民间外交”的理论基础。1957年,周恩来还有过这样一个论断,即“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这就赋予中国的民间外交一种正式的地位和身份。

  而如今,“人民外交”和“国民外交”的概念逐渐淡出,“民间外交”的概念则被越来越普遍地使用。这不仅是用词上的简单转换,而且意味着“民间外交”含义和政治语境上的变化。“民间外交”的概念逐渐去掉了“人民外交”概念所隐含的某种意识形态特征,“民间性”更加突出了。今天民间外交的主体,也更通常地指“民间的团体和个人”,特别是NGO或NPO之类的公民组织。虽然“半官方的”中国对外友协、中国妇联等传统上的“民间外交机构”一直存在,但今天“民间外交”之所以重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非由于它们的继续存在,而在于真正属于民间的个人和团体在外交领域的“崛起”。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