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思在光山的资料大体上出自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七《慧思传》,苏轼关于大苏山之诗、叙,以及山顶存留的石刻。而慧思的自述应当说是最可信的证据。慧思在《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大正藏》四六卷,标题显然为后人所加)中详细记述了他在光山的时间和地点。以此同石刻文字相互印证,考析慧思在光山活动十分必要。依照文本内容排列年表如下:
公元515年,乙未,末法82年,北魏宣武帝十四年,慧思于大魏国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生。
公元534年,甲寅,北魏孝静帝元善三年,20岁。
公元548年,34岁,“在河南兖州界论义”。
公元551年,37岁,“决不欲向北”,“向淮南山中停住”。20岁—38岁,“恒在河南习学大乘”。
公元553年,39岁,“渡淮南入山至年三十九,是末法一百二十年。淮南郢州刺史刘怀宝共游郢州山中,唤出讲摩诃衍义。”
公元554年,40岁,北齐天保五年,“年至四十是末法一百二十一年,在光州开岳寺,巴子立五百家共光州刺史,请讲摩诃衍般若波罗蜜经一遍。”
公元555年,41岁,“是末法一百二十二年,在光州境大苏山中,讲摩诃衍义一遍。”
公元556年,42岁,“是末法一百二十三年,在光州城西观邑寺上,又讲摩诃衍义一遍。”
公元557年,43岁,“至年四十三,是末法一百二十四年,在南定州,刺史请讲摩诃衍义一遍。”
公元558年,44岁,戊寅年,北周太平二年。“至年四十四,是末法一百二十五年。太岁戊寅,还大苏山光州境内,唱告诸方。我欲奉造金字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有一比丘名曰僧合而忽自来,作如是言:我能造金字般若。”“从正月十五日教化至十一月十一日,于光州光城都光城县齐光寺”,“奉造金字摩诃般若经一部,并造琉璃宝函盛之。”
公元567年,陈光大元年,53岁,率众赴南岳,自公元553年至此,在光山计14年。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