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次举借外债
□宋凯 来源:《中国财经报》2009年9月26日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但同时也注意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在当时,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援助。1950年2月,中苏签订《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由苏联向我国提供总数为12亿旧卢布(折合3亿美元)的长期优惠贷款,年息1%,分5年给付,10年还清。苏联在5年内按国际市场价格分批供给机器、设备和器材,为中国恢复和发展经济所用;中国则在10年内以原料、茶、人民币和美元等分次偿还。此后,从1951年到1957年,中苏两国政府又签订了10笔贷款协议,偿还期2—10年。上述11笔贷款总额为12.74亿新卢布,折合人民币53.68亿元。在苏联及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下,我国建立了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的基础工业,为新中国建立比较齐全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打下了最初的基础。然而,随着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政策的露头,中苏关系逐渐紧张并恶化。1959年6月,苏联中止和撕毁了已经签署的合同,同时撤走专家,提前逼债。中国政府和人民顶住压力,于1964年将全部贷款提前还清,本金利息共计57.42亿元。1968年底,国内公债也全部还清,从此,我国进入了一个长达12年的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无债一身轻”时期。
(韩慧英/摘)
“百衲本”产生早于清初
□黄俊杰 来源:《文史知识》2009年11期
“百衲本”是指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印或用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起来的书籍。有人认为,“百衲本”书始于清初的宋荦。他用两种宋本、三种元本,配成《史记》八十卷,称为“百衲本史记”。其实,“百衲本”书籍早已存在。如元代的胡三省,受父亲之命,勘正《资治通鉴》旧注,为此曾收集不同版本的《资治通鉴》拼配成套。此项工作始于宝祐丙辰年(1256)中进士之后。德祐丙子年(1276),因战乱避地他乡,虽未被迫从军,但失去旧书,只得重新购买他本以注。直到至元乙酉年(1285)冬天,才完成全编。后来,为胡注作校的章钰在其《校馀杂记》中直言:颇疑胡氏掇拾各残本汇集成部而注之,躬遭国变,若学如此,前修在望,不禁奋起。章氏说,胡三省虽然遭受变故,但仍能收集各种残本以完成自己的注释,这种勤奋苦学的精神令人钦佩。所以“百衲本”实早已有之。“百衲本”旧籍固然不如原部同一版本之书籍,但在战乱频仍,文人流离失所的年月,倒不失为一种获得书籍的方式,并且对保存旧籍完整的内容有积极意义。(宋晖/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