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全球气候议程进化表
作者:haowj   日期2009-11-11 10:5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1827年,法国科学家让·富里叶首次提出了温室效应理论。

  1853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气象学大会。会议在环境气象观察方面通过了一系列国际标准。

  1873年,国际气象组织成立,标志着国际气候合作进入了制度化阶段。

  1908年,瑞典科学家斯凡特·阿兰纽斯的专著《形成中的世界》中首次提出,人类的工业活动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地球的气候。

  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第一次现代环保运动开始兴起,气候研究开始关注人类行为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1979年2月,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标志着国际科学界在达成全球变暖问题的科学共识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85年10月,气候问题奥地利维拉赫会议召开,标志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化进程开始。

  1987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最早出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1988年6月,加拿大政府在多伦多举行了名为“变化中的大气:对全球安全的影响”的国际会议,来自48个国家的300名科学家和决策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此次会议首次将全球变暖作为政治问题来看待。

  1988年9月,全球变暖问题首次成为联合国大会的议题。

  1988年11月,气候和发展世界大会在联邦德国汉堡举行,会议要求到200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应减少30%,到2015年减少50%,到1995年在全球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氟利昂,并采取阻止森林减少、加强植树造林的战略措施。

  198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990年,IPCC发表了第一份气候评估报告,向人类警示了气候变化的危险。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166个国家的政府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还通过了《21世纪议程》。

  1995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次缔约方大会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并成立了“柏林授权特别小组”,负责进行公约后续法律文件谈判。

  1995年,IPCC发表了第二份评估报告,证实了第一次报告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996年7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次缔约方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大会通过了《日内瓦宣言》,赞同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的结论,呼吁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排目标和做出实质性的减排。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大会通过《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减限排目标。

  199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4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大会通过了《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决定在2000年第6次缔约方会议上就京都机制问题做出决定。

  1999年10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5次缔约方大会在德国波恩召开。

  2000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6次缔约方大会在荷兰海牙召开,由于欧美分歧严重,会议无果而终。

  2001年3月,美国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生效面临重大威胁。

  2001年7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6次缔约方大会续会在德国波恩召开,达成《波恩政治协议》,挽救了《京都议定书》。

  2001年,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发表,进一步证实气候变化不可避免,并检验了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

  2001年10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7次缔约方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通过《马拉喀什协定》,完成《京都议定书》生效的准备工作。

  2002年8—9月,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考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成为谈判的新思路。

  2002年10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8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德里召开,会议通过了《德里宣言》,明确提出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

  200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9次缔约方大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会议解决了《京都议定书》中操作和技术层面的问题。

  2004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200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议暨《京都议定书》第1次缔约方会议部长级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会议启动《京都议定书》新一阶段温室气体减排谈判。

  2006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2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2次缔约方会议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讨论了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温室气体减排指标、《京都议定书》第九条审评、适应气候变化等议题。

  2007年4月,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表。报告对全球长期减排和短期减排目标、潜力和成本进行了详细探讨。

  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3次缔约方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大会最终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年底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为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巴厘岛路线图”计划在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新协议,接替将于2012 年失效的《京都议定书》

  200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4次缔约方会议在波兰波兹南召开。会议讨论了包括温室气体减排的中期和长期承诺、如何采取措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更多资金用于绿色技术开发和转让等问题。为在未来一年完成“巴厘岛路线图”确立的谈判进程打下坚实基础。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将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会议将对2012年后的国际气候制度展开谈判。(怀畅/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