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熟心智应对西方的吹捧和责难
□崔洪建
来源:《人民论坛》2009年22期从“即将崩溃”到“巨大威胁”再到“领导世界”,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短短十几年间,西方对中国的评价犹如带我们坐了一回过山车。在发展经济和弘扬文化的同时,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来自西方的种种责难和吹捧,已经成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和智力考验。中国要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大国,首先就要站稳脚跟,坚定信心。在交流、沟通为主流的相互依存的国际体系中,不允许我们动辄“不高兴”、“不理睬”。面对吹捧时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沾沾自喜、盲目跟进,二是裹足不前、过于保守。这都是对自身缺乏清醒认识、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其次是要参与讨论,敢于发声。以“诡辩”起家的西方思想擅长进行未雨绸缪、形而上的争论,而奉“敏于行,讷于言”为操守的中国文化却视争辩为“不仁”之术。如果囿于这种传统思维,就会让我们在明辨是非、主导舆论和争取人心上不战自败。最后是要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破解种种论调。来自西方的责难和吹捧都有其理论基础、逻辑思维和论证体系,我们应作智力上对称的回应,而不是自说自话、各说各话,否则,达不到沟通交流和批驳谬论的效果。(黄维政/摘)
黏合“陌生人世界”与“虚拟世界”中的裂痕
□郑杭生 来源:《北京日报》2009年11月2日
社会“黏合剂”意指能把社会不同部分连接起来、团结起来的东西。从社会学视角看,社会“黏合剂”现在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议题和问题,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陌生人世界”与“虚拟世界”中出现裂痕;二是当代中国形成了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格局,呈现出多种声音齐奏、变奏的局面。“陌生人世界”形成、价值观开放、多元时代到来,表明我们社会异质性加强,同质性减弱,多样性提升,统一性弱化。社会“黏合剂”问题的实质是,探索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只有建设性的反思心态,才能促进社会“黏合剂”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所谓“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是指我们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要有这样一种精神或态度:通过反思批判这样一种理性思维活动,实事求是地肯定该肯定的东西,否定该否定的东西,并根据这种分析提出积极的、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方案,以增促社会进步,减少社会代价。(黄维政/摘)
基层宣传干部的三大困惑
□王圣志等 来源:《半月谈》2009年20期
如果某个地方出现问题被媒体曝光,受批评或被处理的很可能不是做错事的职能部门,而是宣传部门,理由是“灭火”不力。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在一些地方却真实存在。在实际工作中,因循旧有的治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很多基层党委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和舆论引导方式存在片面理解,导致对宣传部门的定位主要就是“控负”。只要保证不出负面报道,多上正面报道,宣传部长就“称职”,否则就是不称职。这个评价杠杆迫使许多宣传部长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疲于应付媒体上,从而忽视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性投入和全局性思考,越往基层和不发达地区,这种倾向就越明显。而在少数媒体责任感缺乏的社会背景下,以稿谋利现象依然存在。个别记者、编辑出于个人目的,将小事炒大、大事炒恶,意图从中谋利,宣传干部不堪其扰。同时,为了加强宣传力度,上级部门往往考核下级宣传部门的发稿量,党委部门也给宣传部门下达发稿指标。为了完成任务,基层宣传干部只得求爷爷告奶奶,以便完成发稿任务,为“版面争夺”劳心费神,整日苦不堪言。
(胡荣荣/摘)
“史上最牛”为何遭反感
□洪信良 来源:《钱江晚报》2009年10月16日
近日,新浪论坛总结出“中国人最讨厌的十句话”,其中有领导讲话“下面我简单说两句”、餐厅服务员“再等两分钟,马上就好”、网帖标题“史上最牛的”等。仔细想想这些话,大致有两个特点。第一,这些话是没有诚意的“假话”、“大话”,既不“真”也不“实”。第二,这些话是使用频率极高的“套话”、“空话”,或僵化刻板,或貌似时髦,其实是陈词滥调。网友对惯用“史上最牛”等语言唬人的人有一个很到位的概括,称其为“标题党”。其发帖的标题严重夸张,帖子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这种网络信息的假冒伪劣之风似呈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地污染了网络空间。而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其危害也不容小觑。这类哗众取宠的语言被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反复使用之后,无形中透支了汉语某些词句的信用。“史上最牛”之类用语充分利用了读者的猎奇心理等一些人性的弱点,肆意制造标题的“噱头”,却又让人在阅读内容后不断失望,这势必使其失去可信度。语言是思维的表象,是文化的载体,倘若语言的“假冒伪劣”之风盛行于世,那么文化中的“真诚”、“善良”、“高尚”等价值观的流失问题就颇让人担忧。(宋晖/摘)
政府财政公开应成为常态
□刘敏 来源:《长江日报》 2009年10月26日
近日,广州市在网上公开114个政府部门年度财政预算,引起舆论关注。从预算公布的效果看,并未给政府行政带来危机或不稳定因素,这表明,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公开财政预算并没有多少说服力。此次公开的每个部门的预算内容包括“部门基本情况”、“预算收支基本情况”、“项目支出基本情况”、“收支预算总表”等项目。不过,各部门预算仍有待细化,许多地方只是“点到为止”,缺乏概念的详细解释和说明。此外,财政预算费解、难懂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公众普遍关注的“三公”消费没有列入预算支出中,可以说是一大缺憾。公开预算是公众监督的前提,而公众监督预算,根本上是监督权力的运行。人们既要知道政府如何通过税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也要知道权力的使用是否恪守边界,“三公”消费显然在公众需要知情的范围之内。如果公开的财政预算没有深入细节层面,如果公众高度关注的腐败最容易滋生领域的信息仍难以获悉,如果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懂预算、理解数字背后的真实意义,那么基于透明的公众监督就容易落空。但广州走出了第一步,它打破了预算不能公开的坚冰,也间接消除了公开预算曾有的顾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政府财政预算的公开与透明能成为各级政府的行政常态,毕竟政府财政预算在本质上并无秘密可言。
(韩慧英/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