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仁者乐山”一说。山,神闲气壮,安泰如素,厚德载物。“乐山”者,大体是喜其秀外慧中,虚怀若谷,神气若定,这也许正是“仁”者之特点。其实,“乐山”者并不一定都是孔子语境中的“仁”者,我辈芸芸众生都有乐山的习性。故东坡诗云“山色空蒙雨亦奇”,唐人常建诗说“山光悦鸟性”,说的都是山的风情灵性,这与圣人的仁者又似有相通之处。
山是世间平常之物,却是大自然博大精深的物态化,也是最为耐读的生态美学和人生哲学。故千百年来,才有“客路青山下”、“看山仍是山”这样一幅物我相融、耐人寻味的精神图画。实际上,“乐山”者“仁”,皆源于为山之“仁”。我国的“仁”山很多,尤其是素有芙蓉国之称的湖南更是“仁”山云集,情山、鬼山、圣山、神山、德山等等,一应俱全。
情山者,君山也。君山,古时就有“有缘山”之称,世人也称爱情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要说是山那也是在华夏山系里最小的一座,“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君山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曾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君山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传说典故中,最能惊天地、泣鬼神的要数具爱情见证的湘妃竹、二妃墓、柳毅井了。传说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来这里,死后即为湘水女神,屈原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君山”也因此而得名。神奇而多情的斑竹就生长在二妃墓的周围,相传斑竹上的点点斑痕就是舜帝二妃攀竹痛哭时遗留下来的。这是一则悲凄的爱情结局。而“柳毅井”彰显的故事则又表现出了一幅喜庆的爱情图景。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