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作为世界上拥有最长陆地边界的两个邻国,中苏两国关系在上个世纪曲折发展,经历了50年代的友好同盟、60年代的逐步恶化乃至边境武装冲突、70年代的相互对峙,中苏两国关系在80年代逐步实现了正常化。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继承了之前中苏关系积极发展的势头,并且迅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两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俄关系成为了新世纪大国间和平相处、互利共赢的典范。2009年既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60周年,本期特别邀请中俄两国的著名学者和官员从不同角度对中俄关系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60年前,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既要积极寻求国际社会的承认,又面临着国内经济建设的繁重任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正式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政府即宣布对新中国的外交承认,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此后不久,以俄罗斯民族为主体的苏联各族人民在二战后本国经济也面临着一定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新中国大量的技术和物资援助,这对于中国建立最初的国民经济基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新中国发展的历史上这浓重的一笔,将长存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中华民族与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这一段友好交往及合作的历史,不仅是我们两个民族共同的美好回忆,而且已经成为我们两大民族在新的时代开展多领域合作与交往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俄罗斯联邦成为独立国家18年来,在中俄两国几代领导人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不仅顺利地实现了由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平稳和成功地过渡,而且使两国关系的发展不断攀登新的台阶,由最初的互视为友好国家,迅速地推进到建立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又进一步发展到今天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当代国际社会中国家关系在不结盟状态下,探讨最紧密的合作模式的成功经验。对这些经验的研究和总结,使近年来中俄两国学术界关于中俄关系的学术新作不断问世,这些新作丰富了当代国际政治研究的学术成果,为我们两国战略协作关系的不断发展作出了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