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杨振声青岛故居
作者:haowj   日期2009-10-13 15:4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笔名希声,现代教育家、作家。在北大读书期间,他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而被捕入狱,后赴美国留学。回国后历任武昌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0年参与创办国立青岛大学并任校长。任职期间,他继承老师蔡元培“兼容并蓄,科学民主”的办学理念,在很短的时间内使青岛大学成为当时的国内名校。

  杨振声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玉君》、《贞女》等。鲁迅称他是一位“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家”,将他的作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流派“新潮派”小说的代表选入《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杨振声青岛故居位于黄县路7号(原黄县路1号)。故居是一座日式两层小楼,红瓦黄墙,东南立面被设计成弧形,这是20世纪初日式建筑的明显特征。楼前院子并不大,种有两棵柿子树,其中一棵甚至遮住了二楼半个阳台。

  当时杨振声住在二楼,青岛大学教务长赵太侔(戏剧家、教育家)也住在这儿,由于这里离青大校园很近,所以经常有学生来此求教和探讨。1932年9月,杨振声离开青岛前往北京任教。

  冯睿 文/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