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九校联盟”如何取得实效?
作者:haowj   日期2009-11-02 09:4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10月9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的第七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旨在共同培养拔尖人才,共同迈进世界一流大学。

  一些媒体和专家学者把此举称为“九校联盟”(简称“C9”),并与美国“常青藤联盟”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中国版的常青藤”,对“九校联盟”寄予厚望。而另一些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九校联盟”是简单模仿“常青藤联盟”,其效果犹如东施效颦。情况果真如此吗?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九校联盟”不是“舶来品”。从诞生时间看,世人熟知的美国“常青藤联盟”的确比我国今天的“九校联盟”早50多年。“常青藤联盟”起源于1956年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4所大学共同订立运动竞赛规则,后来才发展成真正的“盟校”, 成员由4所扩展到8所,盟校定期聚会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我国的大学联盟比“常青藤联盟”更早。1938年4月4日由北大、清华、南开3所大学联合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大学联盟。由于三校“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终使西南联合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合作办学的一个成功典范。可见,我国比美国的“常青藤联盟”其实早20多年。由此可见,“九校联盟”乃“舶来品”之说难以成立。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