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移民的岛屿上,政权不断更迭,‘家’是离乡背井的‘家’,‘国’是一个不断改换的‘国’,‘家’与‘国’在这个岛屿上其实都是不稳定的存在。”1980、1990年代的台湾电影基本上建构的就是这样一种“家国”状态。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家国”始终是一体的。儒家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就是以家庭、家族为基础的生活、治世理念,所以家/国常常是可以互相指涉、互相隐喻、互相转换的能指。
贾磊磊在谈到这一问题的时候指出,“家、国一体通常是主流电影重要的一种文化特征:国家的畸变、动乱与家庭的离散、解体以及国家的整治、安定与家庭的和睦、重组是中国电影基本的叙事策略。”台湾和大陆本是同根同源,可上百年的殖民经历以及几十年地缘政治造成的两岸隔绝,使得台湾电影和大陆电影在主题选择、影像表现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与大陆电影始终对“国家”有较为清晰和单一的所指相比,台湾电影中的家国想象以及文化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政治的变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叙事语境、不同时代导演的影片中,具有不同的指向与内涵。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