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编历史剧成了一种时髦。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到明清时代的皇帝,特别是清代的皇帝,一个一个编过,编了皇帝编皇后。曾经轰轰烈烈,热闹一时。后来许多学者发现,对历史不怎么了解的人却以为这些电视节目中的皇帝就是历史上真实的皇帝,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可以塑造,而有些影响大的人物,却不能随便编造。例如孔子,他是儒家创始人,是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人物形象。这是全世界人的共识,西方人讲文明冲突时,孔子儒教就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因此,像《孔子》这样题材重大的电视剧,不可掉以轻心。
现在如果要编电视连续剧《孔子》,宗旨应该是树立孔子的正面形象,而不是丑化他。当然,我们也不能像汉代儒者那样神化孔子。关于孔子的资料,不但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很多,如日本、韩国、越南以及西方国家。孔子是世界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政治哲学家,已经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不允许任何人糟蹋他。我们如果不按典籍上提供的信息来编写,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就会受到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指责和批评。现有40多个孔子儒学研究机构发表联合声明,提出需要尊重孔子,就表达了这种态度。
历史人物的编写,首先要尊重历史的记载。还是以孔子为例,孔子的事迹,已经有各种版本的著作问世。那些基本事实不可违背。例如孔子周游列国,到过许多国家,但没有到过吴国和越国,我们就不能写他如何到吴国和越国进行政治活动,如何参与吴越之争。齐鲁的夹谷之会,是两国双边会谈,就不能编成许多诸侯参加的结盟会。孔子与伍子胥没有见过面,不能编他们两人如何争论之类。那时还没有实行郡县制,特别是吴、越还没有这个概念,却说越国成了吴国的一个郡。战国时代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此前中原地区没有人骑马,不能为了好看,增加许多骑兵战争的场面。历史剧应该有很强的时间观念。生活在古代的孔子,不能随心所欲地将现代的观念、价值观都编进去,将历史现代化。当然,这个电视剧是现代人编的,要让现代人看懂,在语言方面和思想方面不能没有现代性。
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有很多人研究,当时批评儒家的其他思想也多有记载,新编的内容包括对话不应违背这些思想。孔子培养学生首先是要参加政治活动。入世参政、出仕行义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特点,不宜出现孔子及其学生不想当官,反对当官的言论。孔子周游列国,无所容止,但还是坚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主张仁义礼智信,提倡学习典籍,传承文化,不应出现与此相违背的说法。
电视剧创作者对两千年前的春秋时代的风俗习惯、政治观念、价值观等都应该有所了解,尽量做到真实反映当时的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孔子是教师,是万世师表,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是智慧的圣人,他不可能破口大骂别人,如果编出他大骂别人,肯定不像孔子,是歪曲孔子的形象。
孔子及其弟子的说话要尽可能使用《论语》等典籍中的话,增加真实性,也起到弘扬儒学的作用。《论语》中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得思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些话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的通俗语言,都可以编入剧本。在《左传》、《易传》、《孟子》、《礼记》、《韩诗外传》、《说苑》、《新序》等著作都有许多关于孔子的故事和言论,有的还很生动,所反映的儒家思想也很深刻,都可以编入剧本。如果不用这些资料,而是自己另编一套,思想水平达不到,看不出孔子的特点,似乎与秦始皇相似,那就不是成功的。
重大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应该有严肃性,不宜用“戏说”来随便调侃。“戏说风”在传媒系统时髦了一阵子,产生了很坏的影响。由于无知与随意性,以为历史可以随便编排,这种观念在文艺界和传媒中还相当严重地存在着,不能让它在重大历史题材中表现出来。
历史剧不但要有历史性,也要有剧的特点即艺术性。历史剧也要避免写成历史,没有艺术性,缺乏文学色彩,让观众看了不感兴趣。艺术加工,不能违背历史事实,在空缺的地方可以加入细节描写,这些描写也不能违背情理。《三国演义》对《三国志》的加工是成功的典范。作为史书的《三国志》只说刘备去请诸葛亮“凡三往焉”几个字,在《三国演义》中编成了著名的“三顾茅庐”故事。每一顾都有奇遇,从不同情景中,刻画人物的不同性格。如果还用“凡三往焉”,就没有剧的特点,如果编成四次或更多次,就违背基本事实。关于曹操与孙吴的赤壁之战,在《三国志》的《魏书·武帝纪》中只说:“冬十月,治兵,遂征孙权,十一月至谯。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巢,二月,进军屯江西郝溪。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权退走。三月,王引军还,留夏侯敦、曹仁、张辽等屯居巢。”在《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诸葛亮对孙权说了一番话以后,“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在《三国志》中所记赤壁之战的内容几处合起来也只有几百字。而在《三国演义》中,从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却是有声有色的八回,是场面宏大、斗争复杂、内容丰富的赤壁之战。如果将后续“三气周瑜”的内容加进去,分量占了全书的十分之一左右。关键的情节着重描写,以此展现各种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
以上是原则要求,难度比较大,需要作者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对儒家思想有相当的研究,对孔子事迹有全面的掌握,还要有崇高的民族精神与一定的理论思维水平。一般历史剧应该在大情节上符合历史记载,在细节之处,加以艺术加工是可以的。如果没有这些思想基础,编出来的就只能是粗制滥造的、破绽百出的、格调低下、品位不高的庸作和劣品,会受到社会各界观众的严厉批评。
现在的电视剧本,制片人非常重视经济效益,要吸引人,于是就以卑劣的心态,迎合低级趣味的观众,投其所好,将严肃的历史题材庸俗化,妄加戏说。这是不可取的。真正有水平的节目,还是能吸引广大观众的。《三国演义》就是历史剧的好典型。它并没有什么黄色的东西。战争自然吸引人,而其中诸葛亮的智慧是不是也很吸引人呢?孔子是教师,是思想家,编出来的应该是文剧,而不是武剧,应该以智慧取胜。现在的电视剧时兴打打杀杀,不打不过瘾,道德与智慧被人们所淡忘,现在应该恢复它们。多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情节,表现高尚风格与情操,多一些冷静的思考与深刻的内容,引导群众求真、向善、爱美。富而后教,是儒家的主张,中国经济上虽然不是很富裕,比过去已经好多了,也是需要教育的时候了。传媒应当在这方面大有作为,这是历史使命,也是社会责任。不论电影《孔子》,还是电视剧《孔子》,都将成为这一方面的突出代表,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不可不慎。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