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毕生情志高洁,终身为人低调——怀念我的哥哥丁声树
作者:haowj   日期2009-10-26 11:0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今年10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河南大学文学院将共同举办纪念丁声树诞辰100周年的活动,以纪念、表彰他对于中国语言学和词典编纂工程的重大贡献。

  哥哥丁声树,1909年3月9日出生于河南邓州大丁营村的三官庙,1989年3月1日逝世。他在我心里的形象是:毕生情志高洁,终身为人低调;对学问精益求精,对生活至俭至朴;对工作近于苛刻,对他人相助为乐。

  家学渊源:邓州新文化的奠基者

  丁声树名字中的“树”字,原来是“澍”,先辈取其“及时雨”之意。丁声树的曾祖丁敬范(字南溪),热心教育,注重实业。他家种植湖桑百余株,还办蚕桑学校,“依新法亲为饲蚕,躬自试验”。南溪先生“老而好学,精进不懈”,曾选辑唐宋元明清各代古文12卷,还著有《栽桑浅说》和《养蚕浅说》各一卷。南溪先生还在范文正公修建的邓州花洲书院旧址购置书籍,兴办邓州高级小学堂,并在各乡推广建立小学,是邓州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丁敬范次子丁振伦(系丁声树的堂祖)毕业于河南第一农校,先后任邓县教育局长、教育会长及中区教育委员。他在邓县兴建几十所中小学,还多次举办蚕桑学习班。丁振伦的弟弟即丁声树的祖父丁振鲁是太学生。丁声树的父亲丁家乐,从事儒学教育。丁家乐的兄长丁家瑞,系北京财政讲习所毕业。丁家乐的堂弟丁家箴,先是在上海复旦大学攻读法文,后转入北京大学。在北大期间,于李大钊领导下,任《北大学生周刊》主编,是北大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后留学法国,与周恩来、邓小平和李富春等结下深厚情意。丁氏家族对邓县早期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对丁声树的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