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乡村文化的釜底抽薪:高密印象
作者:haowj   日期2009-10-26 10:4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一位当地的画家告诉我,高密这个地方有扑灰年画,原因很简单,原来乡村人穷,买不起铅笔,橡皮也没有,就找些柳树枝烧成炭,以此来勾画人物花鸟楼台的轮廓,画了一张之后,为了节省时间,就将画好的轮廓扑到另外一张白纸上,这又成了一张年画的轮廓稿,如此印上四五张都有可能,这应该是最早的复印技术思想吧。

  总之,这位画家告诉我的应该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真实的起源和存在状况,这种方法是那个时候的特定发明,但如何可以成为一种僵死化了的所谓“遗产”呢?甚至还是拿捏不定的“非物质”呢?

  乡村文化的新变化

  最近跑去山东高密这个被称为是青岛后花园的胶东小城市,甚至还有机会跑到那里的乡下去访问土生土长的手工艺人,虽然时间很短,但是留下的印记却很深刻。这个地方(特别集中在姜庄、聂庄以及夏庄诸乡村)的扑灰年画、剪纸、泥塑以及茂腔等四种民间的手工艺和唱腔由当地文化部门成功地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字实际上不是那么好理解,抛开高密的茂腔,其他三种都是实实在在的物,却硬要把它们说成是“非物质的”,总让人感觉有些别扭。笔者以前曾经请过一位名气很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评定方面的专家来我的讲座课上专门讲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题,当时还专门向这位老先生讨教过这个词汇的意义,他也费了很大的力气,从英文到日文再到中文来回地翻译,最终抛出一句:“你就当它不是个东西就行了!”可不,“非物质”如果硬译成普通话的汉语,不就是“不是东西”吗?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