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7日至18日,在京召开的“建国60周年中国话剧艺术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上,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晓鹰表示,今天的话剧创作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就在于“创新”和“继承”。
王晓鹰认为,因为各种原因和局限,大多数的研讨焦点和创作努力渐渐偏重、集中到演出形式的实验探索上,反而忽视、淡忘了“创新”问题的源起,即对戏剧本体意义的重新体认。
话剧创作的“两轮”现象,在北京地区特别明显。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平解释说,“两轮”现象:一是国家艺术院团;一是民间话剧团体。他认为,不论是国家艺术院团还是民间话剧团体,都存在共同的问题:一是缺乏好剧本,尤其是好的原创剧本;二是从话剧剧本到舞台演出缺乏创新的意识。
“未来国有表演艺术院团发展的定位应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体现主流精典品格,非营利性定位与面向市场互动、互补、均衡发展。”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认为,采用非营利定位和非营利政策的配套改革,则更有利于未来表演艺术生产力的激发和事业的健康、永续发展。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