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国为支点实行倒三角战略
□顾海兵 来源:《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以强国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战略选择,必然会面临两大关系:一是强国与富民的关系,一是强国与美景的关系。国家(强国)、百姓(富民)、环境(美景)这三大元素之间需要有一个协调的关系,我们当然不能以牺牲其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来换取另外两个或一个,如果这样做,从长期看并非是零和博弈,而是负和博弈。我们不能简单地实行强国战略,或简单地实行富民战略,或简单地实行美景战略。当今中国的大国战略应该是以强国为支点,以富民、美景为两翼的倒三角战略,这一战略应至少保持30年不变,2009年应该是这一战略实施的元年。选择倒三角战略而非正三角战略,是由于我国国力的限制,只能将有限的资源向一个重点倾斜,今后,比如30年后,我们可以实行以其中任意两点为支点的正三角战略,或所有三点均为支点的链状战略。当然,也许实际上更多的是滚动式的因时制宜的三角战略。
(黄维政/摘)
诺贝尔奖的在意与不在意
□龚丹韵 来源:《解放日报》2009年10月13日
诺贝尔奖的各奖项名单于近日陆续公布,于是不可避免又引来了舆论乐此不疲的“诺奖情结”。看重诺奖的一方,头头是道地列举为什么我们出不了诺奖。不屑诺奖的一方,则喜欢条分缕析地劝慰诺奖不代表什么,只是组委会一家之言——这大概是历届诺奖公布结果后,每每必会上演的重复戏码。其实,只要沉下心来,去感受那一个个发现,是在怎样艰难的研究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没有错过那么多的偶然和必然,才终于脱颖而出。仅以诺奖来评判它们,是多么浅薄的心态。但诺奖无疑是一种肯定,任何来自学界同行的认同,都会让科学家感到欣喜。到了全球化的21世纪,还急着和诺奖划清界限地故作清高,同样也是别扭、不可理喻的,那只能说明对研究的热忱和在意并不够。当全社会都聚焦于科学本身,被这些发现牵动得或喜或悲时,诺奖的意义自然是这样:它是锦上添花,是科学史的陪衬和收获中的沧海一粟,从来不是重要到可以评判功过的利器,但也从来不是可轻视到被弃如敝屣的鸡肋。
(韩慧英/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