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第三个问题:如何与中国交往”——竹内实的现代中国形象研究
作者:haowj   日期2009-10-19 15:4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竹内实,1923年出生于中国山东张店,1949年进入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工作,历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立命馆大学教授,现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作为日本战后最早开展现代中国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他被誉为日本“毛泽东学”的权威和“现代中国研究第一人”。竹内实曾出版《鲁迅远景》、《毛泽东:诗与人生》、《中国的思想》、《中国:国情与世相》、《中国将走向何处》、《中国的世界》等一系列著作, 中国文联出版社亦出版了10卷本《竹内实文集》。

  “中国是什么?中国将走向何方?这是我之前一直关注的两大问题。今后,我会关注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与中国交往。”这是我9月8日离开日本古都——京都之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竹内实向我讲述的一段话。

  提到日本的中国研究,不得不提到竹内实,可以说他是与新中国诞生同步的中国学研究、或者说现代中国研究的第一人,同时也是“日本战后最早开辟中国现代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竹内实的中国研究始于毛泽东、鲁迅,进而延伸到中国思想,最后将视角聚集到了中国的国情与世相。竹内实批判日本知识分子崇拜权威的思维方式,主张“在研究中国时,应将‘视角’确立在‘政治’与‘人’及其运动、生活的环境——广大‘风土’上”,故将两者结合起来,选择了“中国像”即“中国形象”作为自己研究的主题。这种研究方法与传统的“汉学”、“中国学”、“中国观”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特色。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