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重视“三林”、“三牧”和“三渔”问题
作者:haowj   日期2009-10-19 15:2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相当长时间里,农业领域有“农林牧副渔”的提法。近些年,这一提法已极少见,见到的更多是农业、农村、农民,即所谓“三农问题”。从广义的角度看,“农林牧副渔”属于大农业的范畴,广义的“三农问题”也包括由“农林牧副渔”而产生的问题。但从狭义的角度看,农业主要是指种植业,它与林、牧、渔业有很大区别,由此而产生的“三农问题”也具有多层次性特点。

  长期历史上,我国的“三农问题”主要指狭义的“三农问题”,即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是因为,种植业以生产粮食为主。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都未能实现温饱,粮食问题始终是社会的基本问题,吃饱饭是民众的头等大事,“民以食为天”,也是国家治理的头等任务。直到改革开放前,党的政策仍然强调“全党大办农业”,农业则“以粮为纲”。相对生产粮食的农业来说,林牧副渔业则处于其次或者服从地位,如将林地和牧地改作耕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但是粮食安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新世纪初,我们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废除农业税,建设新农村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从根本上说是在城乡差距扩大、农民负担加重、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下降,从而造成粮食安全受到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而且人口数量还会继续增长的大国来说,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而要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有足够的土地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因此,狭义“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和劳动问题。为此,国家将守住18亿亩耕地作为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将农村建设成为人们愿意在那里生产、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以调动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此,狭义的“三农问题”主要是牵涉粮食安全的经济发展问题。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