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史学科的目标,就是以本学科的理论方法提出解释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一般性理论,从而为人们认识及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变迁提供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可资借鉴的知识成果。
社会史研究现状与瓶颈
中国社会史研究兴起于1980年代中期,以1986年召开的中国社会史第一届年会为标志。彼时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社会进入急剧转型期,各个方面的变革都离不开对国情的考量,需要从历史资源中汲取经验以为借鉴,社会史研究遂应时而生,渐成气候。迄今20余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走过了由草创到繁荣发展的道路。
大体说来,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前十年,是初创、开拓和摸索阶段。包括理论方法和研究实践两方面,研究队伍由小到大,也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流派。如历史人类学、区域社会史、社会文化史、社会经济史等,都萌生于这一时期,且日渐成型。自90年代中期至今的后十年,研究队伍愈益壮大,研究成果逐年剧增,研究机构增多,各个学术流派日渐发展成熟,学术交流活动频繁,社会史研究进入繁荣时期。社会史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史学发展最快、最兴旺的一个新兴领域,也是生命力最为强劲、创新性最高的一个生长点。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