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发展低碳经济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低碳经济为新能源的普及提供时间保障
作者:haowj   日期2009-10-19 14:2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讯(记者张微)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所、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日本名古屋大学等单位主办的“低碳经济:行动与国际合作”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家计划与战略”、“低碳经济的理论、目标、与发展政策”和“低碳经济国别研究”三个主要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专家指出,“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一些地区风能发电的价格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年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着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专家建议,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另一重要途径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