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以当代中国问题为导向发展中国经济学
作者:haowj   日期2009-10-19 14:3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3届年会综述

  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使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话题,以当代中国问题为导向,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亦成为高校经济学界的共识。由长春税务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3届年会9月19—20日在长春市举行。来自全国46所高校的16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围绕中国经济发展60年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与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大会期间还召开了经济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就经济学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马俊清,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林炎志,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到会并发言。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认真总结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代表们认为,对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需要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前30年和后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看到前30年的发展为后30年成就奠定的基础,即独立自主、高度统一的新中国的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当代中国问题为导向,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与会代表认为,中国经济学60年发展的基本经验也证明:无论是以往传统苏联经济学范式,还是目前盛行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或者试图把二者调和起来的折中范式,都不能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学范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根据科学性、适应性和综合性等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以当代中国问题为导向,广泛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来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