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社科快讯
作者:haowj   日期2009-10-20 10:4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9月2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哲史研究室邀请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教育系教育哲学副教授、哲学博士阿斯格·索文森来所作了题为“乔治·巴塔耶的一般经济学中的经济”讲座。哲学研究所、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参加了该讲座。与会学者围绕巴塔耶理论的核心概念、“能量”概念与互联网等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巴塔耶理论的内在矛盾、其“能量经济学”与奈格里、哈特的“生命政治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巴塔耶对当代左翼思想及其战略的影响,其思想的当代意义等众多话题,与索文森展开了热烈的切磋与讨论。(王平)

  ●近日,在京举行的“全球化背景下亚洲的社会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讲,全球化“弱化了文化的边界”,加强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近年来,随着亚洲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一些相邻国家间甚至出现了争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权的争执。与会专家建议,通过改革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完善现行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权利保护,即健全相关法律进行细化界定,采用综合措施,使行政保护与民事保护双管齐下。此外,在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精神价值的传承。两国或多国分别申请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有积极作用。

  (乔玲)

  ●9月22日,以西印度大学莫纳分校教务长卡米尔·贝尔-哈钦森为首的西印度大学代表团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牙买加驻华使馆参赞朱丽亚·海亚特陪同到访。贝尔-哈钦森在会谈中表示,代表团此行旨在推动两机构之间建立正式的合作框架,为深化中国和加勒比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开拓渠道。西印度大学为世界著名学府,曾产生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多位著名政治家。莫纳分校位于牙买加,是西印度大学最早建立的校区。2009年2月,莫纳分校孔子学院成立,标志着孔子学院首次走进英语加勒比地区,成为加勒比各界人士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座金桥。(王鹏)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宋晓平、所长助理吴国平和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组成的学术代表团赴墨西哥参加“30年和20年社会经济结构改造和变革:中墨关系对话”国际研讨会。这次国际研讨会由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墨西哥—中国研究中心举办。与会者深入探讨了中国和墨西哥近年来在社会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入分析了中国与墨西哥的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的发展。

  (马萨)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西南大学联合主办的“战时国际关系——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四次会议”在重庆闭幕。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系列学术研讨会已举办了三次,这是首次在我国举办。会议期间,来自中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研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柯伟林认为,1928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外交的开始,基于国家战略利益的不同,中国先是与德国结成密切合作关系,继而是苏联和美国。与三个不同强国关系亲疏的经验表明,无论是基于经济和文化的背景,抑或政治或战略的考虑,每一个成功的双边关系背后都没有简单的规则可循,每种关系都是一个独特的模式。而二战期间的这种模式预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后与世界各国交往的道路。法国巴斯蒂教授从法文资料出发认为,法国在远东的国际地位与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印度支那的统治而实现,可是由于欧洲本土和非洲殖民地战事缠身,法国没有能力抵抗任何一个主要大国的军事挑衅。这种状况导致法国着力寻求在东亚的地区优势,并希望维持1922年华盛顿会议所倡导的势力均衡政策。(金辉 侯中军)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