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挤出”效应
□李星文 来源:《北京青年报》2009年8月18日
近年来,中国各地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了重大调整。为深入了解教育布局调整的状况,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于2008年对甘肃等8省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中国部分地区由于布局调整失当,大量农村学生上学的距离加大,增加了交通、就餐、住宿的费用,辍学率出现反弹。令家长更为担忧的是,集中起来的学校多数搬到了较为繁华的集镇上,远离自己的孩子处于网吧和歌厅等娱乐场所的包围之中。于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产生了“挤出”效应:把住在边远地带、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农民孩子挡在了义务教育的大门之外。学校布局调整的规划设计过多地考虑了学校的外在形象和规模,关照了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以及教职员工的便利,却造成了辍学率大幅上升的后果,这不仅违背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本意,也不符合公民社会中人人机会均等的原则。此外,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滋生,农民对子女上学的前景产生了悲观情绪,“读书无用论”的老调重现。因此,要避免教育布局调整对边缘农村人口的“挤出”效应,国家应对农村中小学布局作适当的调整。
(杨玉珍/摘)
能“猜”出来的公选结果很难公正
□李克杰 来源:《齐鲁晚报》2009年8月26日
近日,题为《河南固始县公选乡长黑幕:多半是官员子弟》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没人否定官员亲属有当选乡长的权利,只是这次公选中多数官帽落到了当地官员亲属的头上。固始县县委组织部面对公众质疑时很是理直气壮,因为“公选符合程序”。果真如此吗?据县委组织部长周辉介绍,这次公选共有三个步骤:首先,由符合43周岁以下、任副科级两年以上的条件者自荐,共自荐出来270多人;然后,经县里处级、正科级以上干部及老干部代表300多人投票,推出来60多人;最后,经过数天的考查,由县委常委投票选出12名乡长。明眼人一看,这哪里是公选,分明是“官选”,不过是给人情关系披上一个组织认可的外衣罢了。因为这三个步骤中根本没有“考试选拔”的影子,尤其是第二、第三步骤的投票推选,参与投票的都是当地官员,显然对官员亲属候选人最有利。难怪当地网友在未公布名单前,就已“猜”出选举结果。这充分说明,要实现干部选拔任用上的公平公正,必须从完善公选程序、严格程序、坚持回避、增强透明度做起。
(宋晖/摘)
奢侈品消费超过美国:与其说是赞美,不如说是嘲讽
□从建锋 来源:《海峡都市报》2009年9月22日
世界奢侈品协会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大陆地区奢侈品消费高达86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的奢侈品消费地。据预测,2014年后中国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中国在奢侈品消费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却让人怎么也乐观不起来。多年来,中国奢侈品消费大踏步前进,但奢侈品生产并没有制造出叫得响的牌子,而是频频沦为“洋打工”。非但如此,有调查表明,86%的中国消费者会因奢侈品牌标有“Made in China”字样而不愿购买,这对中国来说,是一大讽刺。据报道,前不久北京商务车展售出80辆豪华车,其中包括两款价值600万元以上的世界级名车,买主均为山西煤老板,而且是立即支付,直接开走。除了财大气粗的老板外,另一个消费群是一些贪官。当煤老板与贪官疯狂引领奢侈品消费潮流的时候,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与其说是赞美,倒不如说是嘲讽。
(杨玉珍/摘)
官僚腐败下的俄罗斯之痛
□徐擎 来源:《世界博览》2009年17期
2009年7月,俄罗斯内务部公布了俄罗斯全国反腐工作情况,令人咋舌的数据顿时让俄罗斯国内舆论沸沸扬扬。数据显示:俄罗斯平均每次贿赂金额已攀升到了27000卢布,比过去激增了近3倍,而且受贿案件数量比过去增长了26%。有人认为,俄罗斯肃贪工作触及的仅是皮毛,俄内务部公布的数据,仅是执法部门敷衍高层压力的“障眼法”,执法部门并不愿意插手危险的“灰色地带”。面对无孔不入的腐败,俄罗斯有超过一半的国民认为,政府压根无法有效控制和打击腐败。梅德韦杰夫提出“法制肃贪”只能有限地触及底层贪污腐败官员,而不能有效触及高层贪污腐败官员,因为过度使用司法武器最终有可能把“挺梅”的大计,弄巧成拙地变成“倒梅”的恶果。俄罗斯反腐面临着民众的不信任以及“越反越腐败”的尴尬现状。
(胡荣荣/摘)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