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曾在德国埃尔兰根大学(Erlangen University)、德国波鸿大学(Bochum University)和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学习社会学、中国史、日本学、政治学和东亚政治,1994年获得近代中国historiography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从2000年起担任荷兰莱顿大学现代中国学教授,于2006年建立现代东亚研究所并兼任该所所长,今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任教。主要研究近代中国史学及政治学和中国思想史。
近年来,民族主义及集体认同和集体记忆的构成与发展等问题又引起了学者的很大兴趣。这一重新关注不仅与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运动的再兴有关,同时也与全球化现象以及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相关。
基于对两位被称作“中国的兰克”的杰出历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和傅斯年(1896—1950)的史学的理解,我认为,首先,可以用德国的历史主义做背景来更好地理解现代早期的中国思想家所面临的有关现代性的主要问题。其次,正如已经被注意到的,一些被称为保守派的思想家确曾显示出对现代性问题较强的意识。然而这种意识并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有关语言、文化和历史的争论中。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